font-family: Arial, "儷黑 Pro", sans-serif;

2018年8月1日 星期三

【皂知識】用皂洗髮真的比較好嗎?(如何洗篇)


很多人嘗試用皂洗頭後常常會遇到兩個問題,一是洗完黏黏有垢;一是沖水後頭髮澀澀不滑順。
前者主要跟水質有關,一般來說,硬水區因為水中有較多礦物離子,較容易與皂反應產生皂垢,軟水區就沒有這種困擾囉!(子曰超愛在日本用皂洗頭)。
後者跟皂與頭髮的酸鹼有關,不是只有皂是鹼性,界面活性劑可是有酸有鹼。也就是說,只要是鹼性的洗髮產品,拿來洗髮都會有這種情況。因為皂是弱鹼,會造成頭髮的毛鱗片暫時張開,只要沖洗乾淨,通常吹乾就會好了

有些洗髮精會透過矽靈等矽化合物去填埔毛鱗片的澎潤曲張,明明吹乾頭髮後多數曲張會恢復(已受損的不管酸鹼都合不起來啦),是否要在洗髮階段就進行毛鱗片的填補其實是有疑慮的。
用皂洗髮小撇步:
1.洗髮前請先梳頭
2.請完全浸濕你的頭髮
這兩個步驟可以去除大多數的灰塵污垢,讓洗髮時可以順利將泡沫帶到每一根髮絲洗淨。
3.頭皮清潔是首要之務
4.髮絲順順帶過
用皂洗髮是選擇一個沒有石化添加的天然清潔方式,頭皮的汗腺跟皮脂腺是清潔的重點項目,請使用指腹而非指尖,以畫圈按摩方式,讓覆在頭皮上的髒污完全包覆並洗淨!將產生的泡沫帶過頭髮,輕輕搓揉數下,再把泡沫擠掉,即可沖洗。擠掉泡沫可以減少皂垢附著的問題。
5.硬水區可能需要用醋去除皂垢
將 果醋:溫水 以 1:10~20 混合倒入臉盆,將頭髮整個浸泡在臉盆裡(包含髮根)約1分鐘後沖水洗淨。酸會讓皂垢還原為脂肪酸,酸也可讓毛鱗片閉合,頭髮會變得柔軟滑順。 
補充:水質軟硬看這裡:https://goo.gl/IYPHL3  
只要用對方法,手工皂很適合洗髮喔!
頭皮感覺特別舒爽XDXDXDD
工商時間:子曰家的髮皂買得嚇嚇叫的原因就是因為不容易有皂垢問題 <3 (目前不到0.5%的使用有遇到皂垢問題)
用皂洗髮確實改善了子曰非常多的頭皮困擾,從「細少易塌有時還會長痘痘好像有臭頭」到「細多不用天天洗頭頭髮也不會塌痘痘也不長了」 <3
從有意識到矽靈可能的影響,開始不使用含矽靈的洗髮精,到現在用自家的洗髮皂膜,已經過了十幾年,健髮血淚史都可以寫一篇文了嗚嗚嗚QQ
還沒洗澡的看完趕緊試試小撇步吧 = =+

2018年7月25日 星期三

【皂知識】手工皂具有療效嗎?


【皂知識】手工皂具有療效嗎?
許多手工皂的品牌故事的開頭總是,因為自己/家人/寶貝有OOO的問題,使用手工皂改善了……
手工皂真的有那麼神嗎?
一直以來,子曰不曾主動宣稱過手工皂療效,倒是收到不少愛用者的回饋說改善了甚麼問題(衷心感謝妳們的回饋!QQ)
有時會遇到訊息詢問落髮啊脂漏性皮膚炎啊皮膚乾癢啊用哪個皂適合?子曰都會先說明皂的本質是清潔,是相較於石化界面活性劑對地球與肌膚無負擔的選擇。再教導正確使用方式和原則——不過度破壞皮脂膜,肌膚自然健康,一些問題或許能獲得改善。
之前,子曰去進修皮膚學的課程,更進一步的理解皮膚疾病的成因與醫學上的處理方式。有些狀況還是應該尋求皮膚科醫師的協助,皮膚出問題的原因沒有改善的話,洗手工皂也是徒然
☆手工皂不得宣稱療效
手工皂屬於「清潔用品」,依法不得宣稱「醫療效果」,屬於清潔肌膚用化粧品類,於「衛生署授食字第1021600202 號令」有得宣稱詞句例示,像是:清潔、滋潤、調理肌膚;促進肌膚新陳代謝……。
☆藥物才有疾病的治療或預防之功能,故不得宣稱治療相關文詞
令中也有舉例不適當宣稱詞句,例如:治療/預防皮脂漏、脂漏性皮膚炎;治療/預防暗瘡、青春痘;治療/預防皮膚濕疹、皮膚炎……。有沒有覺得在很多故事中看過= =+
☆好皂是健康肌膚養成的一環
之前子曰以各種豆油來類比精油與香精。https://goo.gl/jSt4Zy
在此,子曰想要以「感冒的處理方式」來譬喻。
感冒並不像細菌感染可以用抗生素殺細菌。感冒只能用藥來壓抑症狀,不是殺病毒。因此,想要感冒好得快,提升自體的免疫才是關鍵。
手工皂就好比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好的皂方能使肌膚慢慢恢復健康。就像感冒有時候不靠成藥,透過食物與健康生活作息便能自癒。
但是,就像不是所有感冒都會自己好,有些肌膚問題是需要就醫、遵循醫囑更能有效改善,尤其是細菌真菌類的感染。
預防勝於治療啊,讓肌膚健康,就不用「治療」囉~

2018年7月18日 星期三

手工皂小迷思—用皂清潔真的比較好嗎?


這篇是回覆粉絲私訊,歡迎大家來手工皂大哉問
「不好意思關於手工皂,其實我一直有一個疑問,就是臉是弱酸性的,有一個我滿信任的部落客說,不管是多好的手工皂,終究是鹼性的,用在臉上,一定會有問題,所以想請教您,這種說法對於產品來說,適當嗎?看其他人都說您的評價很好,所以想開始求證這種說法」
感謝提問💓
這篇僅以「使用」的觀點來看,暫不探討環境保護這個面向喔!
合成界面活性劑(也就是目前市面上多數的清潔產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石化工業發達後才「發明」的;皂則是在古希臘就有「發現」並使用的記載。在此之前皂是主要的清潔成分。若依該部落客的說法,在合成界面活性劑的清潔品問世前,每個人的肌膚一定都有問題吧QQ(這篇也先不探討一般香皂)
手工皂的好處在於成分單純
沒有石化添加物,諸如合成界面活性劑矽靈增稠均質抗菌防腐劑…這些一般香皂(工業皂)有時也會加。
人工香精色素則看製皂者喜好,手工皂也是可能加的,加上市場標示紊亂,人工香精、天然精油傻傻分不清楚…。
減少使用石化成分,當然可以避免不好的成分殘留或經皮膚吸收。且因為製程中保留了甘油,洗感會比一般香皂保濕。
肌膚有其自癒力
肌膚是弱酸性沒錯,但肌膚本身有其調節能力,用弱鹼的洗劑清潔,理論上肌膚是能調節回來的,些微且適度的刺激調節還能增加肌膚的耐受力喔!但若肌膚調節能力已經出問題(用皂洗完臉緊繃一小時以上或發紅不適過敏等等),其實子曰不建議使用任何清潔品(包含皂),請好好讓肌膚休息一下,試試「肌戒毒」(十四天僅以清水洗臉),或減少清潔用品的用量,並增加潑水的次數。

發明不等於發現~發明是指一種新事物或技術的首度出現;發現是指一些被遺忘的事物或方法被重新發現,即使那被發現的已在世上存在過千年,甚至在人類出現以前。也就是說「石化界面活性劑們」不存在大自然中,而「皂」本存在於大自然中喔!有些石化界面活性劑後來更被證實會造成生態破壞QQ 


2018年7月16日 星期一

【皂知識】第一次嘗試用皂洗髮或shampoofree的朋友請進請進:)

第一次使用手工皂與嘗試shampoofree(不使用洗髮精)洗頭髮常出現蠟感或黏膩感 (我們的皂膜使用者鮮少出現這情況XD)
推測是毛鱗片(頭髮)中卡了較多物質,潤護髮成份其實就像粉底遮瑕~
大家可以想像這些垢是殘妝@@
(當然使用我們皂膜過往又使用潤護髮產品的人也有很多人沒遇到這情形^^/)

"皂垢"建議處理方式:
1.洗髮前先梳頭,這可以初步處理掉一些髒污。
2.充分打濕頭髮,有助於起泡與減少摩擦。
3.增加髮皂用量,一般來說,足夠用量的健髮皂膜通常泡沫會很多@@推測是毛麟片中的東西較多,皂都跑去跟它們反應,都不夠產生泡泡,建議再嘗試幾次更高用量看看。
4.使用果醋或檸檬酸潤絲,這是手工皂洗髮遇到皂垢的標準處理分式。在洗髮後使用檸檬汁、果醋(兌水1:20)或檸檬酸(1:200)淋過髮絲,確定髮絲都有浸泡到後,稍微停留一分鐘就用水沖洗乾淨,不要再使用潤護髮品,擦乾後立刻吹乾,毛鱗片會閉合,就不太會卡卡的
5.按照上述方法,皂垢應該在一到兩週間漸漸減少,若無或忍不下去(網路上有shampoofree的人分享過長達一個月都這樣的情況…或一年)
子曰的健髮皂膜拿來洗身體也很優秀哦,子曰時常是一罐洗全身~

PS名詞解釋:                                                         
粉底遮瑕>>指是市面上的洗髮精、護髮乳、潤髮乳、護髮油等等含有的人工化學合成物質,讓頭髮感覺柔順
垢是殘妝>>感覺頭髮黏黏的、一束一束的、說不出來的頭髮卡卡

2018年7月12日 星期四

【手工皂小迷思──液態皂應該是怎樣的質地?】


會影響液態皂稠度的因素主要有兩個:☆皂方的變化☆添加增稠劑

☆皂方的變化
1. 加入飽和食鹽水或小蘇打
讓食鹽或小蘇打中的鈉離子(Na+)去跟液態皂(脂肪酸鉀中的K+)搶人啊!也就是讓一部份的鉀皂(液態皂)變為鈉皂(固態皂)。

2. 配方中加入一些NaOH
同1.的原理,在製皂配方中,透過KOH和NaOH比例的搭配,就可以讓液態皂變稠哦~
之前有提過皂其實不僅只有固態的手工皂,液態也是一種存在形式。 https://goo.gl/RbsHgN
與NaOH反應生成的皂組織緻密,為市面上常見的手工皂;與KOH反應生成的皂組織較為鬆散,以膏狀或液狀的質地呈現。

3. 植物油
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的油,如橄欖油,做出來的液態皂質地會較稠;
飽和脂肪酸較多的油,如乳油木果脂,質地會比較稀。
所以皂中植物油的搭配可以讓皂液有稠度變化。

☆添加增稠劑
市面上七成以上的沐浴乳,成分裡有環境與健康爭議的清潔成分SLS,質地不是稠稠的,會稠稠是因為增稠劑。
同樣的,阿原的洗頭水,是以植物油為原料去合成界面活性劑,不是液態皂。因為沒有添加增稠劑,質地才水水的~

而子曰的慕斯皂,是液態皂。沒有添加增稠劑,所以水水的。

重點來了,所謂的增稠劑到底是甚麼呢?
增稠劑多為親水性高分子聚合物,依其性質可分為水性、油性、酸性、鹼性。

依來源可分為天然與合成。
天然增稠劑通常是從含多醣類黏性物質的植物及海藻類製取,如果膠、明膠、三仙膠、多糖素衍生物等。通常不耐鹼,所以用於液態皂的增稠效果不彰嗚嗚。

合成增稠劑則是有很多選擇,光是纖維素類就有十幾種,很多液態皂玩家蠻愛使用的甲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等都是纖維素衍生物。合成高分子類的增稠劑,像是聚丙烯酸鈉、聚乙烯醇、聚丙烯醯胺、聚乙烯吡咯烷酮等等。
聽名字就很塑化劑,在皂界目前沒看過人使用XDXDXDD

附上子曰的慕斯皂~~~


2018年7月9日 星期一

手工皂關減塑甚麼事?


週日在愛海市集,有位女孩兒如此問道。

子曰:當然有關係啦!台灣因為天氣潮濕,手工皂多用塑膠膜、塑膠袋包裝,據資料顯示:2016年全球塑膠袋回收率約14%;2008年資料顯示台灣塑膠袋類回收率7%,市集當天的短講也有提到塑膠袋偽裝的水母可是海龜殺手啊QQ

此外,製皂植物油的選擇也是門學問,棕櫚油是雨林殺手;棉籽油(白油)是農藥大戶;更有基因改造植物油的問題…。

造紙工業的破壞也是不容小覷,所以選擇使用再生紙、永續林紙才是真正有環境友善意識的選擇~

自然谷純露皂就是遵循著上述原則的一塊好皂。

用再生紙包裝,雖然無法完全隔絕空氣中的水氣,但根據子曰長期的實驗,只要放在濕度60%以下的環境,其實再生紙包裝就有足夠的防潮效果。

多數研究也指出對於人體最佳的環境相對濕度是 40% – 60% ,若是高或低於這範圍,許多黴菌、塵蟎與細菌會增生、漫佈在空氣中,造成呼吸道較敏感、有氣喘或是呼吸道容易過敏的人可能會誘發症狀,產生過敏的反應。

也就是說,適合人居就適合皂居XD
當再生紙反潮時,也代表著居家環境太過潮濕囉QQ

用有機乳油木果脂哦!
棕櫚油入皂是因為會讓皂體較為紮實又便宜,而乳油木果脂不但有此特性還更為溫潤,價格雖比棕櫚油高,但為了雨林的生物們,子曰選擇不用棕櫚油做皂^^

2018年7月5日 星期四

【手工皂小迷思—用皂清潔真的比較好嗎?】

(環境友善篇)
這篇也很長,看完很好睡的 :P
就三個層次來探討,原料選擇、包裝材料、使用後的影響。就從離使用者最近的使用說起吧!
使用後對環境的影響
如上周所說,皂是原本就存在於大自然中、結構單純的一種界面活性劑(溶油又溶水的物質),容易生物分解,也就是說大自然不需要花費太大的力氣去解決消化它。不會像石油為原料合成的一些界面活性劑,會成為環境賀爾蒙,造成生態危機QQ
但是,科技真的很厲害啊,沒有甚麼人類做不出來的東西,原本只能用石油去合成的某些界面活性劑,已經可以用椰子油棕櫚油去作為原料合成了。
像是中秋前後總會流行的DIY柚子洗碗精,配方中的椰子油起泡劑,它其實就是以椰子油為原料合成的界面活性劑,缺點是甚麼呢?它的結構就跟石化的界面活性劑一樣啊!原本不存在於大自然,不容易生物分解。加上目前界面活性劑有濫用的傾向,導致環境的負擔越來越大。子曰選擇用皂清潔自己與居家環境。
包裝材料的選擇
由於台灣潮濕的環境,導致手工皂中的甘油很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水氣,因此市售的手工皂多用塑膠膜作為防潮的包裝,然而,一次性使用的塑膠膜塑膠袋幾乎是不可回收的,在垃圾處理的過程中,掩埋萬年不化,飄入海裡更可能海洋生物誤食。
退而求其次的以紙類做阻隔呢?美美的防油紙往往是複合塑膠的材質。一般的美術紙包裝紙若紙廠沒做好製程管理,製紙工業的染色劑、硫化物排入河川中,也是巨大的傷害…水汙染的第三大工業不是沒有道理的。
紙的原料來源也要去注意思考的,原生林是永續林還是濫砍取得?是原生紙漿還是再生紙漿?選擇用紙也是環境友善的程度選擇。子曰選擇使用再生紙做包裝。
原料的使用
手工皂是由植物油與NaOH反應成皂(脂肪酸鈉)和甘油,常見的三種用油是椰子油、棕櫚油、橄欖油。其中,棕櫚樹的種植往往是破壞雨林去開墾,且棕櫚樹極為消耗地力,無法連續耕種,為了種植棕櫚樹所破壞的雨林不計其數,許多紅毛猩猩失去家園…
有環境保護團體據此發起拒吃含棕櫚油的食品。(棕櫚油同時也是食品加工業的愛油)子曰不使用棕櫚油製皂。
用皂探討環境友善的程度選擇,就是子曰皂方的核心理念!子曰「皂方」為何不是「皂坊」,正是在探討皂的「配方」與製皂的「方法」。英文名Isay soapology也蘊含了相同的理念,”soapology”是創造的英文字「皂學」(-ology是英文「學」的字根)
不僅只是工作室,更是想要讓大家思索環境友善議題的品牌。
其實環境友善這部分還有很多細節跟油品沒討論,希望以到後可以寫更長的文章XD

(圖片來自綠色和平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