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family: Arial, "儷黑 Pro", sans-serif;

2018年7月5日 星期四

【手工皂小迷思—用皂清潔真的比較好嗎?】

(環境友善篇)
這篇也很長,看完很好睡的 :P
就三個層次來探討,原料選擇、包裝材料、使用後的影響。就從離使用者最近的使用說起吧!
使用後對環境的影響
如上周所說,皂是原本就存在於大自然中、結構單純的一種界面活性劑(溶油又溶水的物質),容易生物分解,也就是說大自然不需要花費太大的力氣去解決消化它。不會像石油為原料合成的一些界面活性劑,會成為環境賀爾蒙,造成生態危機QQ
但是,科技真的很厲害啊,沒有甚麼人類做不出來的東西,原本只能用石油去合成的某些界面活性劑,已經可以用椰子油棕櫚油去作為原料合成了。
像是中秋前後總會流行的DIY柚子洗碗精,配方中的椰子油起泡劑,它其實就是以椰子油為原料合成的界面活性劑,缺點是甚麼呢?它的結構就跟石化的界面活性劑一樣啊!原本不存在於大自然,不容易生物分解。加上目前界面活性劑有濫用的傾向,導致環境的負擔越來越大。子曰選擇用皂清潔自己與居家環境。
包裝材料的選擇
由於台灣潮濕的環境,導致手工皂中的甘油很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水氣,因此市售的手工皂多用塑膠膜作為防潮的包裝,然而,一次性使用的塑膠膜塑膠袋幾乎是不可回收的,在垃圾處理的過程中,掩埋萬年不化,飄入海裡更可能海洋生物誤食。
退而求其次的以紙類做阻隔呢?美美的防油紙往往是複合塑膠的材質。一般的美術紙包裝紙若紙廠沒做好製程管理,製紙工業的染色劑、硫化物排入河川中,也是巨大的傷害…水汙染的第三大工業不是沒有道理的。
紙的原料來源也要去注意思考的,原生林是永續林還是濫砍取得?是原生紙漿還是再生紙漿?選擇用紙也是環境友善的程度選擇。子曰選擇使用再生紙做包裝。
原料的使用
手工皂是由植物油與NaOH反應成皂(脂肪酸鈉)和甘油,常見的三種用油是椰子油、棕櫚油、橄欖油。其中,棕櫚樹的種植往往是破壞雨林去開墾,且棕櫚樹極為消耗地力,無法連續耕種,為了種植棕櫚樹所破壞的雨林不計其數,許多紅毛猩猩失去家園…
有環境保護團體據此發起拒吃含棕櫚油的食品。(棕櫚油同時也是食品加工業的愛油)子曰不使用棕櫚油製皂。
用皂探討環境友善的程度選擇,就是子曰皂方的核心理念!子曰「皂方」為何不是「皂坊」,正是在探討皂的「配方」與製皂的「方法」。英文名Isay soapology也蘊含了相同的理念,”soapology”是創造的英文字「皂學」(-ology是英文「學」的字根)
不僅只是工作室,更是想要讓大家思索環境友善議題的品牌。
其實環境友善這部分還有很多細節跟油品沒討論,希望以到後可以寫更長的文章XD

(圖片來自綠色和平組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